(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满载着5028托约4160吨猕猴桃的水果冷藏散货船“科槐”号,自新西兰陶朗加港出发,历经12天海上航行,于4月7日顺利入境上海南港。这是2023年度首船当季到货中国的新西兰猕猴桃。
当日,该批猕猴桃在上海海关隶属洋山海关办结通关、检疫及查验作业后,进入上海及周边省市的水果批发市场,为春花烂漫的北半球带来南半球的“秋实”。
新西兰猕猴桃储运条件严格,时鲜附加值高。近期,上海港(临港作业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资质获批,该指定监管场地设有2800平方米冷藏间,配套10个出入装卸道口,由此开辟了上海口岸散货冷藏船水果入境新模式。洋山海关物流监控五科王卫锋科长透露,依托这一指定监管场地,海关可24小时全天候监卸入库,通过“附条件提离”“无陪同查验”“不见面申领”等监管方式,确保果品到港后连续卸运,打造一条在海关严密监管下的优“鲜”高速公路。
负责此批猕猴桃进口的中外运普菲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透露,中国目前是新西兰猕猴桃最大单一市场,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近期还将有多艘进境水果冷藏船持续抵达上海口岸。
上海南港之外,横沙渔港同样忙碌。4月6日,152吨自俄罗斯进口帝王蟹经崇明海关高效验放完成通关。进口企业途揆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鹏介绍,近期,上海及长三角消费市场恢复迅猛,该批帝王蟹是公司迄今进口量最大的一次。
另据海关统计数字显示,截至4月6日,今年自上海崇明横沙渔港进口的俄罗斯帝王蟹总量累计已达636吨,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口总量,较2021年同期也有近20%的增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