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新能源汽车下乡再迎政策利好。
近年来,凭借更加优异的性能和质量、相对低廉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新能源汽车正日益得到农村消费者喜爱。2020年7月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连续3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超410万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在县乡市场,纯电动车型市场渗透率仅为17%,与一些实施传统燃油车限购大城市30%的市场渗透率相比,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拓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拓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亟须打破一系列制约消费的突出瓶颈。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充换电网络。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不过,广大农村地区仍存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共享难、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了消费意愿的提升、消费潜力的释放。为此,要适度超前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拓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要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过去几年,财政补贴、免购置税、使用权和路权支持等优惠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拓展农村市场,除了优化现有支持政策之外,还应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销售服务网络,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让更多消费者“买得开心、用得省心”。
拓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要引导车企研发生产更加适应农村需求的产品。在我国农村地区,交通路况、5G网络覆盖、电网承载能力、新能源汽车使用场景、互联网使用习惯、消费能力等,均与城市有一定差异。吸引城市消费者的超长续航、高压快充、智能网联、智能辅助驾驶等一些功能,并不一定完全适应农村消费者的需求。为此,要鼓励车企针对农村市场开发更多“爆款”产品,不断开拓市场“蓝海”。
拓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是项系统工程。期待政府、企业共同努力,补短板、优服务、强供给,让新能源汽车下乡更顺畅,为汽车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添更大后劲。(王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