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6月9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成功发射我国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助推器II上搭载的伞降落区控制系统按照既定归航策略机动飞行,将助推器II分离体准确引导至预定的“伞降落区”,经过试验数据分析和残骸现场勘测,成功实现分离体落区面积减小80%。此次搭载试验的成功,为后续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为提高内陆发射场火箭子级残骸落区安全性,自主研发的一种采用伞降方式、精确控制助推器落点位置的技术。助推器分离后下落至预定的海拔高度时,安装于助推器头锥内的伞降落区控制系统自动启动,通过可控翼伞实现机动飞行,将助推器分离体引导至预定的区域降落。
研制团队结合落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可行的伞降落区设置策略和归航控制策略,经过多轮迭代优化和分步搭载验证,逐步实现了助推器分离体的可控精准落地。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张亦朴介绍,本次搭载飞行中,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系统主要的优化来自电气分系统。一方面与火箭整流罩伞降落区控制系统进行了统型设计,另一方面也与降落伞子系统电气设备进行了系统级融合,实现减重30公斤,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实用化水平。(记者宋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