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日前,《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受到网友一致好评。近年来专家学者频繁呼吁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立法。
近年来,以谩骂、诽谤、人身攻击为特征的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不仅造成了海量的侵权行为,更是频繁危害网络秩序与生态,甚至造成“被网暴者”迫于压力轻生等令人痛心的事件。加快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从法律、道德、技术等多方面来开展网络暴力治理这项系统工程,已到刻不容缓的程度。
深究网络暴力信息治理难的原因不难发现,很多网民针对热点新闻事件点评时,往往抱有“法不责众”的心态,出于本身情绪发泄和对流量追求的利益驱使,信口开河、无所顾忌,导致网络暴力事件愈演愈烈。
平台、网民作为网络暴力信息产业生态链的主要载体和主体,需在未来更加规范网络信息监管和发布。作为净化互联网生态的重要举措和务实之举,《征求意见稿》旨在让施暴者付出沉重代价,斩断网络暴力的黑灰利益链条,让网民对自身的网络言行产生必要的敬畏之心。
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我国推动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法治化走出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网络暴力治理的法律依据将愈发清晰明确,执法司法机关将更加有法可依。
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立法落地,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是网民还是平台,面对热点事件,都应从法律责任的角度考量,绝不收割“带血的流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