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乐园” 极危鸟类黄胸鹀“组团”现身马洲岛生态湿地
央视网消息:7日,在江苏靖江的马洲岛生态湿地,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到了30多
2023-05-09
【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7日,在江苏靖江的马洲岛生态湿地,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到了30多只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组团”出现。
黄胸鹀属小型鸟类,体长14至15厘米,其喙为圆锥形,雄鸟胸部呈鲜黄色,雌鸟胸部呈淡黄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的平原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魏慧玉:在早上六点多的时候,通过安装在岛上的高清视频发现了一只黄胸鹀,我们就前往附近的区域开展人工调查。在那边蹲守了将近三个小时,一共发现30多只黄胸鹀在马洲岛西侧的湿地觅食嬉戏,这次我们发现的黄胸鹀种群数量比较可观。
2022年5月,研究站的工作人员首次在马洲岛生态湿地发现了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不过当时数量仅有10只左右。
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魏慧玉:岛上有林地、农田、湿地等多种生境,这种适宜的生态环境就为黄胸鹀提供了重要的停歇点和补给站,因此今年黄胸鹀又“组团”出现了。(央视网)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